涨姿势!从发动机技术,看机油的选择!

2024-06-28
常言道,机油就好比是汽车的血液,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辆车的动力输出、平顺性、甚至是油耗的高低。相信各位在面对机油的选择时也总是会犯“选择困难症”,选贵的怕不划算,选便宜的怕对发动机造成伤害。

那到底该如何选?其实很简单,机油既然是汽车的血液,那我们为什么不从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技术出发,从其技术的优缺点来看它到底该“喝”哪种油?

图片

图片

涡轮增压发动机相信各位很熟悉了,这也是目前较为主流的发动机。大家都知道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气缸内的燃烧来做功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气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输出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那如何突破这层壁垒呢?那就只有压缩更多的空气让其进入气缸来增加燃料量,涡轮增压的目的就在于此。

涡轮增压通过压缩空气增加燃料量之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提升40%左右,就比如你1.4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装了涡轮增压器之后,动力可达2.0升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的水平,同时,其油耗相比2.0升的发动机来的更低。

不过,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得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就变得更紧凑、较高的压缩比使得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这就对机油的要求也更高。

在低温的时候,它的流动性要好,也要有出色的抗氧化性。因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机油内的化合物氧化速率会加快,这个时候需要机油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油膜强度和抗剪切能力要好,油膜就是机油在零件表面所覆盖的保护膜,其强度越大,表示其抗剪切能力越出色。涡轮增压发动机零件之间进行高速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油膜不能够轻易被破坏,不然润滑油加了跟没加一样,无法保护零件。

关键词:耐高温、强度高、稳定性好。

图片

图片

面对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和环保法规,在小排量涡轮增压不能满足当下需求的时候,很多车企提出了代替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比如氢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但目前最有实用性价值并已有商业化运转的模式,只有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更出色,并且行驶性能优越,电动马达在启动的瞬间就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车主可以享受更强劲的起步和加速,还能拥有比普通的内燃机车型更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但是,车辆在匀速行驶或者是高速的时候还是得依靠发动机来进行动力输出,这也造成了发动机和电动马达之间的频繁切换,对发动机的响应和稳定性上有了较高的要求,否则行驶的平顺性将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响应快,稳定性好。

图片

图片

近几年发动机排量越来越小,宝马7系、沃尔沃S90这些大家伙都开始采用2.0T的发动机,其他更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更是在紧凑车型上风生水起,甚至就连某些四缸甚至是三缸车型都开始采用了闭缸技术。

何为闭缸技术?其实就是在车辆运行时关闭一个或几个气缸(不点火不做功),由其他气缸完成动力的输出。可以想象,四缸减少一缸,三缸发动机的稳定性一直是一个汽车界的难题,而三缸减少一缸之后的双缸发动机,更是需要克服太多的技术难题。虽然它们能有效降低长途驾车的油耗,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稳定性和多缸变少缸之后,少缸的动力输出持久性,还有对整个发动机技术的考验。

关键词:稳定性,高强度。

图片

图片

顾名思义,缸内直喷就是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的技术。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它能使燃油雾化更加细致,真正实现精准地按比例控制喷油并且与进气混合,搭载缸内直喷的发动机与一般发动机相比功率和扭矩有一定的提升。不过为了这些提升,你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相比传统的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之后,火花塞等与点火相关的部件需要勤更换,因为直喷发动机每一个气缸点火大概是3000次左右,也就是每毫秒就要喷油5次,相比更容易积炭,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挖煤”,这也是另很多车主困扰的事。

关键词:清洁能力,抗压性。

图片

在看过这些目前主流的发动机技术之后,你们觉得机油真的是随便选选么?每项技术其实都有其优点,同样的,也有缺点,“对症下药”才是正解!看标号和粘度来选取机油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购买机油是看技术认证的时代,毕竟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分享